銷售及市場副總裁 - 楊俊霖先生
世界發展一日千里,而人們對於能源的需求亦與日俱 增,因此很多公司都會發展各項能源節約的系統。今 日,本人有幸邀請到萬迅科技有限公司﹝以下簡稱“萬 迅"﹞銷售及市場副總裁楊俊霖先生為我們分享萬迅發 展了一套「車隊安全及節能管理系統」,如何有效方便 地運用在貨櫃碼頭境內,不但幫助節約能源,亦從而達 至車隊安全的結果。
楊先生表示萬迅成立40年來,綠色科技的元素並不是一 開始就出現,而是發展中期研究出來的,因為市場有客 戶需要,所以萬迅就研發了一套「車隊安全及節能管理 系統」藉以幫助客戶做到確保車隊安全之餘,亦能夠大 大的節約能源的消耗。
「車隊安全及節能管理系統」是由已整全的科技再配上 創新應用平台而發展出來,主力應用在貨櫃碼頭或類似 的受限制環境內的車輛,這個系統可提供在日常運作上 一些最基本的功能例如:探測車輛位置、車隊調動措施 等,亦可以幫助能源節約和車輛安全駕駛。
此系統結合不同現有科技,例如:無線射頻識別系統、 全球定位系統、數碼攝影機、警報器、測油量機、智能 咭、以上科技再配上一部裝置在車輛上的主機,這些就 足以獲取車輛在碼頭內的一切資訊。
車隊安全及節能管理系統是參考了政府法例“停車熄 匙"的一些條件,這個系統主要是希望達到兩大方面結 果,分別是:能源節約和安全行車的監測。
「能源節約」由四個方法做起,首先是防止車輛引擎閒置 超時,在每一部車輛上都有裝置探測車輛行車紀錄,當車 輛停車後而引擎仍然在操作狀態,系統會開始對這部車輛 進行計時,亦會紀錄了車輛停車等候時間的數據,除了開 首有15分鐘的寬限外,其他多出的時間都視為犯規,公司 透過系統數據可以即時知道情況,亦可以對個別司機作出 警告和處分等行動,以改善停車等候的情況,這些數據可 以更有效地幫助公司節約能源消耗,同時無形中亦做到減 少炭排放的情況,從而減少污染。第二個方法就是燃油偵 測器,在每部車輛上都有裝置了一個燃油偵測器,這個裝 置可以紀錄車輛使用燃油的數據,與及車輛何時何地去加 油,而加油站員工在加油前都需要智能咭來證實身份,這 樣便可紀錄到加油過程的資料,以防止員工不正當使用公 司燃油。第三個方法是監控車輛行駛總哩數,每部車輛都 有裝置可以紀錄車輛行駛幾多公里,當管理層得到此等數 據,更有效知道車輛使用情況,當任何可疑數據出現時, 管理層更有效作出監控和採取行動。最後的方法是車輛用 油數據表,因為車輛有裝置,管理層可以隨時獲得有關車 輛消耗燃油方面資料,這樣一來亦會比較容易發現不尋常 的用油情況。
萬迅發展這套系統除了為資方節省不必要的能源浪費 外,另一個主要因素是希望發展一個車隊安全的風氣和習慣。以下亦有幾個方法可以做到車隊安全應用,首先 第一個方法就是駕駛者必須得到認可和授權才可以駕駛 車輛,每一位公司認可的司機都有一張智能職員證,每 一次啟動車輛,甚至去加油站入油,這些行動都需要認 可的智能咭啟動才可以開始,於是這項措施便有效杜絕 所有閒雜人等胡亂啟動任何車輛而未經批准;第二個方 法去監控車輛車速紀錄,因為車輛上的裝置可以紀錄車 輛行車時所有資料,包括車速,所以當車輛超速時,即 時數據亦同時獲得,這樣可以即時對有關車輛發出警告 處罰,因為有了這樣的監控系統,很多司機會因此自律 起來,不敢再作出超速的行為,這樣亦會大大減少車輛 因超速而發生的意外。第三個方法是監控司機在駕駛車 輛時的一些反常行為,由於在車輛上除了有不同裝置監 控車輛行車時的數據,在車輛上亦安裝了攝影鏡頭拍攝 車內及車外,有了這些設備,管理層便可監察到司機任 何不妥的駕駛行為,例如:胡亂煞車切線,亦可以在發 生意外後提取當時案發時的照片,從中更有效防止和監 控到司機駕駛行為。最後,經這套系統,管理層亦可以 隨意劃分出境內不同區域,不同區域只可以讓指定的車 輛進入,一些機密性較高的區域亦可以用此系統劃分出 來作出高度保護,禁止車輛進入,當個別車輛未經准許 而進入此特別區域,管理層亦即時可以發現而對犯規的 車輛作出警告和處分。
筆者好奇就以上措施在實行時會遇到甚麼困難?楊先生 表示最大的困難是一開始時司機們都有點抗拒,始終他 們會認為行為被公司無時無刻監控中,感覺像失去自由 一樣,但後來,配合公司表揚獎勵計劃的推行,當表現 良好的司機亦同時會獲得公司嘉許,慢慢地,司機們已 經慢慢接受了這個系統,亦樂意遵守各項措施。另外, 楊先生亦指出綠色科技對於萬迅並不是一開始就提倡的 課題,他們是受到客人需求而研發這套系統,由於世界 越來越注重綠色環保,因此很多企業在發展時亦會不時 考慮到綠色環保這個因素,而香港政府之前推行的「停 車熄匙」的法例後,無形中亦推動萬迅發展這套「車隊 安全及節能管理系統」,加上很多在此系統應用的科技 都是一些已有的技術,萬迅綜合各技術,發展了這套系 統,除了能幫助節省能源外,同時亦可以創造一個安全 的駕駛環境,一舉兩得。楊先生相信未來的趨勢,會有 更多企業發展不但有利營商之餘亦可以保護生態環境的 科技。
來源:2013 Official Guide to ICT Industry in Hong Kong